■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在行动系列报道⑩
林金是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下属孔子课堂西里士门小学汉语教师,被学生称为“疯狂的金”(Crazy Kim),因为她上起课来,整个走廊都是她的声音,上课最疯最有活力的是她,要求最严格的也是她。
在普遍宽松的西式教育环境下,她大概是学校唯一会因为学生没做完课上练习而在休息时间把他们留下的教师。校长有时也拿她没办法,但学生很爱她,她带的学生中文总是进步最快。
林金从未去过中国,特别喜欢与从中国来的老师聊天,她对中国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喜,并充满了好奇。
好教师是提升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的中文教师协会致力于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汉语水平提升、中国语言与文化传播,还负责编写相关汉语教材,目前有200多名会员。现任会长、斯科奇中学(Scotch College)汉语部主任徐继兴,2015年荣获国际杰出教师奖,是6名澳大利亚获奖者之一。维州中文教师协会和澳大利亚高校中文教师学会是维州地区骨干汉语教师队伍,后者主要致力于高校汉语教学和学术交流,现有成员30余人。
据蒙纳士大学中文系讲师徐慧介绍,维州汉语教师主要来自三类汉语教学机构:第一类是中小学、大学的汉语教学机构,是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教育体制内的教学机构;第二类是华人社区、华人团体、个人开办的周末中文学校;第三类是近年来中国国家汉办与当地学校合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为鼓励维州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维州已将汉语纳入当地“高考”——维多利亚州教育证书(VCE)考试科目课程,并设为加分语言课程。另外,维州教育部特批为非中文背景中学生开设用中英文学习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课程,推动中文语言和文化在非中文背景学生中的传播。维州政府重视与中国合作,目前已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高考”无疑为汉语学习增添了动力。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汉语教育的重任之一。徐慧和同事们发现,绝大部分学了多年汉语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汉语无关,几年之后汉语水平就降低甚至淡忘了。“应多考虑如何将汉语学习与学生的就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徐慧说。维州中文教师协会的张博则建议,结合文化传播推广汉语,“从文化入手,让澳大利亚学生爱上中华文化,继而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教材是汉语推广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汉语教育的效果。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殷军介绍,汉语推广的主要困难是本土化精品教材较少,需要本地汉语推广同仁通力合作,结合澳大利亚国情和教学大纲,编写出个性化、本土化的教材。“各州的中文教师协会都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殷军说。
汉语推广应充分借鉴国际语言教育的一些通行做法,把语言推广活动常规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采访:雷振海 赵小雅 杨桂青 施久铭 张以瑾 执笔:杨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