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扎”在校园里

2020-01-09 11:3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海南全力推进控辍保学,层层压实责任,创新励志教育——

让学生的心“扎”在校园里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在行动

每到老师送教上门的日子,阿春(化名)就会显得精神许多。

阿春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家住海南省海口市遵谭镇。由于幼时患上脑瘫和癫痫,阿春从没上过学,平日里只能独自蜷缩在阴暗的房间。

从2017年开始,阿春的生活有了明显变化。每个月定期有几个人带着定制的课本、玩具、康复器材来看她,一见到她们,阿春脸上就露出了快乐的表情。来看望阿春的是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自从被学校收录后,她们定期送教上门。通过教育和康复训练,阿春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日益好转。

义务教育有保障,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让像阿春这样的特殊孩子也能享受义务教育,海南省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指引,全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消除义务教育失学辍学现象,保障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权。

压实“七长”责任,“人盯人”劝返

“学校没意思,想出去打工。”15岁的林壮(化名)是海口市三江镇茄芮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原本在学习上还算上心的他,在遭遇家庭变故后,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小学和中学曾经教过林壮的老师在了解情况后,都觉得十分惋惜。于是老师们联合家访,在得知他对烹饪比较感兴趣后,帮助他进入了海南省旅游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学习。如今,林壮正在厦门一家酒店实习。“感谢校长、老师在我人生最重要的几年对我的耐心劝导,我会努力学习手艺,好好工作。”林壮说。

在海南,厌学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且容易出现“辍学—劝返—再辍学”的反复情况。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建立了县长、乡长、村长、局长、校长、师长(班主任)、家长‘七长’责任体系。”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杨永飞说,“七长”不光只有名,还要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从市县政府到村委会、从教育局到学校,两条线一起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控辍”为主,教育局和学校“保学”为主,为每名辍学学生指定一名控辍责任人和一名保学责任人,确保“人盯人”,劝得回,留得住,严格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一个不少”,海南省教育厅从上到下,开展公安户籍人口数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和中小学学籍数据比对;从下到上,依托全省覆盖所有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和脱贫攻坚战斗队,开展拉网式辍学学生排查。

促进均衡发展,阻断辍学根源

2007年,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把乡里的初中生全部迁至县城就读,逐步减少王下乡的人口。这一做法被命名为“教育扶贫移民”,既能让贫困山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能有效保护核心生态区。

为了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移民”走出大山,2008年,在香港言爱基金、海南省财政和市县政府的共同支持下,海南陆续建设了24所思源实验学校,提供优质学位5.5万个,用于接收自然条件差的贫困自然村和处于生态核心区的边远农村中小学生。

10多年过去了,一所所思源学校成了当地的教育标杆,深受百姓欢迎。从昌化江到五指山,从边缘贫困地区到东部沿海,海南思源学校接收孤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低保家庭困难学生2.8万人。

辍学率的下降与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密不可分。“教育扶贫移民”的推行、思源学校的开办、“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的启动,极大促进了海南各市县教育的发展。当前,海南全省已没有因家庭贫困、因教学条件落后而失学辍学的学生,而因厌学等原因就学不稳定的学生,全省也已降到100人以内,并被省教育厅全部列入重点跟踪关注范围,一旦发现未到校的学生立即采取措施劝返。

创新励志教育,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将辍学学生劝回学校继续读书,把住“保学”底线,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2019年9月,海南在全国率先试点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设立职业初中班,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中学业困难、反复辍学的九年级学生,到试点的职业学校继续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为家庭贫困、学业困难的初中生提供一条成长、成才的新路。

在海南万宁职业教育学校,原已休学将近一年的初三学生李志(化名)重返课堂,从普通中学到职业中学,他一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一边学习烹饪。“以前上课听不懂,学不会,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接触烹饪之后,发觉自己还挺喜欢,今后会考虑继续就读,走厨师这条路。”李志说。

2019年9月至今,海南省采用登记造册、进村入户等方式,已成功劝返261名学生从普通中学转入职业中学就读,职业初中班成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重度厌学问题的有效手段。

职业初中班、扶贫励志班、静待花开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海南教育系统广泛探索励志教育机制,打通义务教育和中高职教育的上升通道,为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掌握技能、改变命运提供了新的路径。

学生劝回来了、留下来了,关爱依然不能减少。教师与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关爱体系,每天见面一次、每周谈话一次、每月家访或电话与家长沟通一次、每学期评估一次。一系列关爱行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贫困”,教育变得温暖了,学生的心也能“扎”在学校了。

作者:本报记者 刘晓惠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取消